处方药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我,东北人,35岁年入100W,7年后创 [复制链接]

1#

这是我们讲述的第位真人的故事

我叫刘宝东,46岁,是一位创业者,现在在北京生活。

我是一名农村娃,靠兼职完成学业。毕业后,我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公司高管,年薪百万。本可以过舒适安逸的生活,可我却选择了裸辞。

之后,我开始创业开公司,曾经一年亏掉万,后人生出现了逆转,公司月流水高达0万,但又遭遇资金链断裂,所有的努力全部归零。

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,我已46岁。现在,我又选择了从头开始,相信这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,未来可期。

(年,我杭州创业期间的办公室阳台)

年,我出生在吉林省通化市一个2万人的小镇,家里还有一个弟弟。我的家乡素有绿色立体宝库之称,是我国“三大天然药库”之一,被誉为“中国中药之乡”,第一个“中国医药城”。

我父亲是一位木匠,手艺非常精湛。我母亲是一位会计,干了一辈子财务工作。那时候,我家虽不算富裕,但日子还算过得去,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。

我是在镇上读完的高中。那时学习条件很艰苦,五分钱一个的作业本,也要把正反面写得满满的,一页都不能浪费,然后才能换新的。文具盒也是向医生讨要的药盒子,但当时感觉已经很好了。

记得,我开学的第一节课是除草。老师让我们从家里带锄头、铁锨等工具,然后大家一起干,有说有笑,感觉特别有意思。

(年,我高一结业的照片)

上课后,我学鲁迅在桌子上刻一个大大的“早”字,勉励自己好好学习。放学后,大家排着队,唱着歌,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校门,没有校车、没有人接,三五成群各自回家。

当时我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,可没想到,在年高考时,我却落榜了。但我也没觉得丢人,因为全班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,小镇的师资力量确实不足。

我很不甘心,一心想要上大学。于是,我选择到县里的一所重点高中复读,重新备战高考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一年的努力,再次高考时,我考到了文科全县第19名,比前一年多考了多分。父母知道后特别高兴,到处跟人炫耀,我也长长舒了一口气,开始幻想自己未来的生活。

在填志愿时,我只想离家近一点,对未来就业也没有方向,于是就报了吉林学院,学林业管理专业。

(我的母校改名字了)

大学生活,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富多彩。当时,大家都忙着勤工俭学,有的做家教,有的发传单,有的在学校食堂刷盘子,我也没闲着,忙着做各种兼职。

到晚上,我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听收音机。恰巧,我们寝室有个兄弟是足球迷,每天晚上都听当地广播电台的栏目。有一次,栏目主持人搞了一次线下活动,我和这位兄弟就去了主持人的办公室。

由于天生爱交际,一来二去,我就跟主持人混熟了。一有机会,我就到直播间当嘉宾,配合做节目。

一次交流中,我得知一位主持人的朋友手里有个《音乐天堂》杂志的吉林市代理权。

(年,我在香港华润大厦50楼空中花园)

当时这个杂志是全球同步发行的英文杂志,是国内最早普及欧美流行音乐的有声刊物,在广大青少年以及大学校园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。非正式出版的单期就能卖000多册。

于是,我通过主持人的介绍,拿到了我们学校的代理权。

当时,一本杂志卖2块钱,我可以挣5毛钱。最开始,我挨个宿舍推销,先让大家体验式阅读,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,销路也就打开了。大家开始定季刊、年刊,在校园风靡一时。

那时,我一个月生活费只有元,通过卖杂志,我每月能挣元。有了这笔钱,我又开始寻找新的赚钱机会。

大二下半年,我发现计算机非常热门,软盘作为最早使用的可移动介质,盛极一时,在学校零售一张卖5块钱。

(我在贵州黄果树瀑布)

于是,我就拿了块钱,从批发市场批发了张,卖3块钱一张。由于价格优势,我的软盘很受欢迎,短短一周,我就全卖了出去,挣了块钱。

之后,我又加大了投入,每月都去一趟批发市场,回来后一倒一卖,我一个月可以赚多块钱。

就是靠这两样兼职,支撑我走完了大学四年的生活。我不仅没有向家里人要一分生活费,还攒下了一笔钱。

那会,我还特别喜欢做点评。当时北方每年都有全国冰球甲级联赛,每次我都跟着电台记者一起去,不用花钱。

年,我还被邀请到栏目直播间,去做点评。为了完成这个任务,我天天泡在图书馆,查资料,不停地写稿,改稿。最后我的点评,得到了听众们的好评,还都误认为我是资深球迷。

大学快毕业时,我论文选题是“吉林市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前景”,这在当时非常有前瞻性。

(年,我跟家人朋友的合照)

由于没有可参考的文献,我就到电脑科技商城找人采访学习。其中有开店的老板、做技术的科研人员,也有消费者。因为我是大学生毕业实习调查,大家也都很配合。

我的这篇论文具有唯一性,而且是个新兴课题,里面的数据都有据可查,具有实操性,得到了系主任的高度认可,并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。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肯定。

0年大学毕业后,我的专业没有对口就业方向。我很喜欢做项目策划、产品企划类工作,最后通过面试,我进了一家台企的行销组。用台湾话讲是行销,我主要负责产品企划、活动策划执行等工作。

台企帮扶带的机制还是不错的,我刚加入就有主管带领,并安排了很多的培训课程学习。我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,比较顺利一些。

(年,我们一家三口)

之后,我经常深入各个市场去调研采访,得到反馈后,再尝试各种方案,经常搞一些与众不同的活动项目。我们行销组的活动,得到了集团的高度认可,我也被评为了优秀员工。

在年中的时候,公司要挑选一批优秀员工到北京一家广告公司交流学习。记得当时,整个东北三省一共入选了11位员工,我作为长春分公司唯一的代表参加了。

几个月后,经理带我们去上海开会,正好那家广告公司的经理也在。一天开完会后,经理要请我们吃饭,当时大家都很纳闷。后来才知道,原来我去交流学习时,广告公司老板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,我们经理感到很自豪。

2年后,我意识到发展的局限性,如果进不了公司总部,就只能做执行层。而且当时我也有了女儿,家里需要照顾。在综合考虑下,我决定辞职,想找一份产品策划类工作。

(我发表的文章)

那会在工作之余,我经常给一些杂志投稿,包括一些市场调研方面的文章。当时没有电子邮件,我就写信寄过去,结果每次都石沉大海,但我一直都没有放弃,坚持写,坚持投。

4年,在一家药业集团的竞聘中,靠写作经验,我成功跳槽到了策划部,任策划经理。公司条件比较好,给我们每人配了个笔记本,上网也比较方便。

到公司后,因为没经验,我就逼着自己学。我白天在公司下载资料,晚上拿回家学。同时,我还翻看各种书籍和参考资料,逛论坛学习经验,不断思考总结。在恶补了小半年后,我行业知识提升了很多。

工作中,我把管理制度和文化理念相结合,并很快升为区域主管,负责公司的主要营销方案和竞赛活动。同时,我的收入也从0提到了0多。那个年代,这个收入算比较高的了。

(我参加学习班)

干了大概2年,因为公司属于家族式企业,工作执行起来有很大阻力,另外我也想往外走一走,寻求更好的发展。

6年,正好我一个朋友在南方做快销品,就让我到浙江省,负责整个浙江市场的推广。

我负责市场线,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,我走访了当地的各大市场,做了几千份的调查,回来后和团队讨论研究。我每天睡三四个小时,做各种促销、活动启动以及布置方案。

当时,负责业务线的经理是我以前的领导,有了他的配合和指导,市场运营和业务销售配合比较到位,我们创造了很高的业绩。

我在那边工作了一年左右,原本公司一年全省的营业额1.2亿,第二年就到了1.8亿,第三年达到了2.2亿,一度创造了当时的业绩巅峰。我身为其中一员,也很有成就感。

(团队伙伴给我的生日贺卡)

年,因为孩子要上学了,我们在外地不是很方便,于是我们全家又回了老家。后经朋友介绍,我到一家药业集团旗下的保健品公司,做策划总监。

刚到公司不久,公司就开发了参茸项目,我负责整个项目的整体策划工作。为了完成工作,我连续3个月没休息,每天晚上9点后才下班,带领团队做了所有产品的设计,其中产品包装就有一百多款。

鉴于对市场的调研,我制定了一系列招商政策。一开始只有四五家经销商,我就带领团队伙伴到经销商店铺,做服务支持,并对前期加入的经销商先售货、后结算,提供资金支持。

市场销售反馈很好,半年我们就成功招了30家左右的经销商。借此机会,我被提升为总经理助理兼项目总经理,后来升任常务副总经理。

(这是香港紫荆广场)

原本公司只有一个项目,我任职后,马上和负责电商、快消、OTC等几个项目的经理开会落地,几个项目同时抓,设立奖励,互相PK,调动积极性,公司业绩成长比较快。

年8月,老板要到香港出差一个月,利用这段时间,我完成的业绩相当于9年全年。我个人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。

7年至8年,我一个月工资1万多块钱,在当时算是高收入了。在这家公司,我实现了年收入百万。另外,我的年终奖一次就能拿二三十万。

经历了事业的一个小巅峰,我有了新的想法,想拥抱一下互联网。

公司发展太传统,有一定的局限性,我的很多想法都实现不了。毕竟老板的思路才能决定公司的发展方向。互联网大潮到来,我不想被时代抛弃,想尽快适应。

适应最好的方法就是进入这样的企业。经朋友介绍,我到了华润集团直属的一家互联网公司。

(长春净月潭雪雕)

刚进去的时候,我任职市场部副总监。但毕竟是一个外行人,信服度不高。我就把员工约到办公室聊天,了解每个人的工作情况。每周开部门例会,听工作汇报,我边听边学习,不懂的问题就虚心请教。

工作之余,我也会自己查资料,用了3个月时间就熟悉了业务,也成了互联网行业的专业人士。我在给员工布置工作时,就有了很高的话语权。

后来的工作比较顺利,我升任市场总监,后来做副总经理,负责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